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荆门元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联系人:王经理
-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襄阳专利申请
襄阳专利申请的客观主体是专利申请人,申请人是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权属权利的根本受益人,然而,因为专利申请又涉及技术研发发明人、具体设计人及以外的相关合伙的法人和自然人,那到底专利申请人具体指的是什么?
一、专利申请人的概念专利申请人就是指向专利局发送的专利请求书上指定申请当事人,它可以是具体的人“张三李四”,也可以是企事业机构“XX公司”。专利申请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共同完成发明创造的个人也可以作为共同专利申请人,通过合同取得专利申请权的人属于继受取得申请权的专利申请人,但是各国一致对专利申请人的权限有所限制。
二、专利申请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
1、如果专利技术发明人在企业就职,b并利用企事业单位设备和财力资源完成发明创造,这就属于工作范围内的发明,那么专利申请人为该企业或事业机构,其他约定除外。
2、如果发明人并没有动用该企事业的任何资源设备,而是全凭自身能力完成,那申请人就是该自然人,除非发明人主观意愿贡献劳动成果。
三、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发明人的区别专利权人就是专利申请人的另外一种说法,两者是一致的。而发明人就是提出并实施具体发明方案的贡献人人,简而言之,发明人就是做出发明的人,申请人和专利权人就是申请专利的人,申请人和发明人是可以重叠的。如果你在就职公司为了完成工作而做出发明创造,那么公司法人就是专利申请人,如果专利授权公司就是专利权人,专利授权一定是授权给申请人。
我国国家专利申请种类有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和外观专利申请,这三项专利的申请都要经过国家的严格审查认可方可通过,得到我国专利法的保护。专利申请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在进行专利申请过程中,你可一定要谨慎填写申请表格,不要对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发明人三者傻傻分不清楚,否则,一旦专利申请通过,最终的专利受益人就有肯能不是你,忙活了一通之后发现所做的申请都是“为他人做嫁衣”啊。
跟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的统计数字,2016年,中国申请人提交商标国际注册申请共计3014件(一件商标到多个国家申请),同比增长29.8%,在联盟中排名第五位。年度申请量首次超过3000件,排名首次进入前五位。截至2016年底,中国商标累计有效注册量已达22270件。在联盟成员国间所进行注册的商标。
我们通常所说的商标国际注册,指的就是商标国际注册。如何办理商标国际注册申请?申请人资格:申请人必须具有一定的主体资格。申请人应在我国设有真实有效的工商营业场所;或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拥有我国国籍。另外,台湾省的法人或自然人均可通过商标局提出国际注册申请。而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人或自然人目前还不能通过商标局提出国际注册申请。申请条件:申请国际注册的商标必须已经在我国启动一定的商标注册申请程序。
申请人指定保护的国家是纯协定缔约方,申请国际注册的商标必须是在我国已经获得注册的商标;申请国际注册的商标可以是已在我国提出注册申请并被受理的商标,也可以是已经注册的商标。办理途径:通过商标局申请商标国际注册有两条途径:(一)委托国家认可的商标代理机构办理。(二)申请人自行向商标局提交申请。国际商标注册有效期为十年,自国际注册日起计算,有效期满后,如想继续使用的,应当续展注册。
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2782票赞成的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值得关注的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和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要求,民法总则在民事权利一章明确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对知识产权客体作了概括性规定,以统领各知识产权单行法律。
知识产权作为民事权利的一种,是指权利人依法就知识产权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记者注意到,为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民法总则在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民事主体对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对比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中的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均为新增内容。“现代技术使得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简单易行、成本低廉。这种‘专有的’立法表述对于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意义重大,彰显了国家对知识产权的充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强决心。”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丁荣余表示,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使侵权行为地和侵权人所在地均难以确定。大量的网络行为都是跨地域、跨国界的,而互联网上国际知识产权纠纷的管辖权未有定论,这都导致知识产权监管、举证、制裁难度很大。
有关专家表示,民法总则中对知识产权等民事权利的规定,凸显了对民事权利的尊重,加强了对民事权利的保护,为民法典各分编和民商事特别法律具体规定民事权利提供了依据。
在商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商家和企业越来越注重商标的重要性,尤其是对申请注册的商标进行长期宣传和使用后,若商标被驳回后,有些企业会寻找引证商标的注册人进行商谈,达成商标共存协议。
那么,商标共存协议是否会影响对现行商标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商标近似的判断?根据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近期审结的尼克尔商标案的判决结果来看,在无证据证明商标共存协议会对消费者利益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当充分尊重引证商标所有人对引证商标的处分以及对诉争商标注册的态度。
可见,商标共存协议是判断商标近似的重要考量因素,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基于对意思自治的考虑而确认共存协议的效力,其前提必须是不易引起相关公众的混淆,不损害消费者利益.综上,对商标授权的确权要遵循个案审查原则,商标共存协议是否必然排除混淆的可能性仍要结合具体案件中商标标志本身的近似程度、商品的类似程度、商标标志与商品的关联程度以及当事人签署共存协议的原因等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最新文章
- 京山企业申请商标的多样化形式探讨[ 2024-09-10 ]
- 京山个人商标转让中的隐形陷阱与应对策略[ 2024-09-09 ]
- 钟祥公司商标续展中易被忽视的潜在风险[ 2024-09-08 ]
- 荆门公司注册商标需遵循的关键原则探讨[ 2024-09-07 ]
- 荆门个人申请商标警惕隐藏的陷阱[ 2024-09-06 ]
- 掇刀区商标续展方式的全面解析[ 2024-09-05 ]